以前,我们睁开眼第一件事是打开计算机,而现在,闭着眼就先摸手机;以前是用电脑搜索地图,现在是打开手机里的APP让它导航;以前去商场里买衣服要货比三家跑断腿,现在用手机一搜,就能马上知道哪里价格最低……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如今的搜索早已不再停留在电脑的网页上。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较2011年增加约6440万人,而使用手机搜索的用户数量也直线上涨。
当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手机搜索用户达2.4亿人时,有报告则统计出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已有3.07亿人的手机搜索网民规模,每天都会使用手机搜索引擎的用户更是占到69.7%。手机搜索用户短短两年间便增加了1000多万,盘古搜索CEO王红宇表示,成为移动互联网核心业务的手机搜索使用率如今仅次于实时通信,它所存在的巨大商业价值也会很快得到市场和企业的认可。
确实,当下的手机各类应用繁多,通讯、娱乐、购物、生活服务等功能应有尽有。无论是在手机上浏览新闻、刷微博、进出社交网站、观看网络视频、查收邮件、发帖等,都离不开搜索引擎,再加上手机搜索的即时性和移动性特质,方便快捷地满足人们的需求绰绰有余。所以,当独占国内搜索市场鳌头的百度公开表示,把移动搜索调整为重点战略并发展业务时,也带动了众多互联网巨头发力移动搜索。360公司今年在搜索领域频频发力,自称“有搜索基因”。腾讯宣布旗下的搜搜退出PC搜索,把精力放在移动搜索领域。不甘落后的中搜在前不久更是发布了最新的移动互联战略,一口气推出5款移动互联产品,为用户提供全新体验。这一连串的动作显示,传统互联网的搜索技术优势迁移至手机移动端已然成为搜索的趋势。
国内知名搜索专家陈沛在《我眼中的移动搜索》的文章结尾指出:移动搜索使人们已经认不出那还是搜索。
实际上,对用户而言,移动搜索本身还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百度CEO李彦宏在近日的IT领袖峰会上,以麦当劳案例阐述了手机移动搜索的新界定:“在电脑上用百度搜索麦当劳,第一个跳出来的是麦当劳网站。可在手机移动搜索上,人们想最快地知道最近的麦当劳是哪一个,电话是什么,能不能送外卖,甚至排不排队。”
换句话说,人们使用移动搜索更多是为了寻找附近的相关信息,既想花费最少时间,又希望用最少的碎片语句直接进行搜索,这意味着针对某一领域、人群或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并APP化的移动垂直搜索才是人们最需要的。
以中搜在上个月推出手机新闻阅读客户端——中搜搜悦为例,网民在首次打开搜悦客户端时会自然认为这是一款新闻客户端。但搜悦所依托的技术是搜索引擎,依靠搜索技术将互联网中的信息,按每个人自主订阅的不同,提供给各个用户。手机玩家高辉在亲身体验后告诉记者,搜悦的技术更像是移动搜索:“身为曼联足球队的球迷,中搜搜悦把一切关于球队的最新资讯都实时推送更新给我。它不提供信息本身,只是作为第三方,把全网抓取的曼联新闻主动呈出来,我自己来设置、筛选最想要的新闻来源,没兴趣的那些也根本不会出现”。
说白了,手机移动搜索把人们的零散时间利用起来,把抱着电脑看搜索内容换成轻便地握着手机读信息。再加上搜索引擎本身的内容全面性、可扩展性等都远胜于单一媒体自制的阅读APP,不难看出,呈垂直深入路线的手机移动搜索不再坐等人们“找”搜索需求,而是主动在“找”之前把结果“给”用户。
宜搜科技CEO汪溪表示,相对于传统PC互联网来说,移动互联网增加了地理位置的纬度,随身携带的手机和平板成为人们对接现实社会的入口,手机和平板输入方式的局限性让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搜索服务必须有更大的进步。只要你允许,手机移动搜索就可以知道你在哪,从而帮你解决饭局的好去处、一到紧要关头就稀缺的出租车、最近的可以取现的银行甚至一解燃眉之急的厕所。
一位小超市经营者网友认为,搜悦对他的工作尤为重要,当今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突出,超市中的每种食品、饮料、烟酒都可能传出质量安全问题。然而时时用电脑搜索这类信息,工作量过大;每天都面对电视也并不现实,而且也不够及时。这位超市老板用搜悦订阅了店内所有产品商标,以及食品安全、下架、召回等关键词。这样,所有信息都可以短时间内获取,使自己和顾客都更为安心。
可见,搜索方式上的进步带动了搜索结果的升级。而智能手机上提供的语音搜索、语音导航软件、语音社交软件等就让移动搜索变得不仅自然、互动,还更贴近实际需求。比如,比起早期的手机移动搜索版本——苹果的语音命令Siri,后来的微信“摇一摇”是一种进阶版更贴近生活的搜索,搜索的目标从网上的信息变成了具体的人本身。
相比于语言,视觉移动搜索的随意性对消费者来说意味着满足感。作为视觉搜索应用,二维码标签让人们在扫过一瓶红酒的包装后,就能知道其产地、年份等信息。或者在街上看到一位美女的衣服很漂亮,拍下来就能搜索到在哪里,以什么价格能买到。这些视觉移动搜索带来的体验都在影响着消费者的搜索方式和生活模式。